01
河北即将启动胸/腹主动脉支架集采
2月25日,河北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两类医用耗材产品介绍的通知》(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为做好河北省牵头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邀请各有关生产企业参加线下产品、市场情况介绍,具体包括材质组成、技术参数、适用范围、研发背景、市场需求、竞争态势、推广策略等,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17:00之前。
2024年5月,国家医保局宣布重点指导全国七大耗材联采项目,由河北负责牵头的血管介入类耗材集采。同年7月,河北医保局发布开展6类血管介入类耗材产品介绍的通知,其中就包括胸主动脉支架,但在后续的公布采购文件中,胸主动脉支架未被纳入采购名单,未参加河北牵头的血管介入全国联采项目。
结合近期的医改动作和集采方向来看,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被纳入集采实为大势所趋。
去年8月,主动脉市场经历第一次价格“地震”。国家医保局对上海微创心脉医疗Castor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价格问题的公开问询,指出出厂价格与经代理商供应医疗机构价格的价差显著超出必要范围。其后心脉医疗决定将Castor支架等系列胸主支架产品终端价格调整为7万元左右或以下,降价幅度40%左右或以上。
除心脉医疗外,11家国内外企业集体也重新制定了胸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价格,整体价格明显下调(具体见文末)。
同样是去年开始,国家启动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从各地实践来看,耗材集采与医疗服务价格治理间已产生联动。作为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的高值耗材,胸/腹主动脉支架的降价情况与相关医疗服务价格治理直接挂钩,相关集采开展必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国家医保局将在集采品种选择上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扩围力度,减少国家和地方集采品种间交叉重叠,做到互为补充。
在近期落地的第五批耗材中,外周血管支架系两大集采品种之一,但其中并不包括胸主动脉支架和腹主动脉支架,联盟集采作为补充或成为可能。
02
主动脉支架降价时代到来
从国家医保局问询价格,到河北血管介入联盟纳入又剔除,再到这次河北释放的集采信号,主动脉支架的降价命运可谓一波三折,但终归是到来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1年全球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规模达17.8亿美元,在全球大型医疗器械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速产品迭代的驱动下,预计全球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增长至32.3亿美元。
目前,我国主动脉介入领域相关疾病的筛查率、就医率相对较低,从主动脉介入手术量与相对应人口总量的比例来看,我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市场规模较国外成熟市场亦差距相对较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我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尚处于发展初期,按产品出厂价计算,2021年中国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规模为24.0亿元。
此次河北的集采信号与国家医保局的价格问询存在同一个逻辑——挤水分。
去年9月,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从公开问询胸主动脉支架和其他药品耗材价格治理的情况来看,一些医药产品降价的空间主要来自于压缩了流通领域费用,对生产研发企业的实际收益影响比较小。同时,腾出的费用空间可以用于创新,更多的企业会把关注的重点转向质量提升、规模生产和创新。
从市场格局来看,我国主动脉介入治疗市场中,美敦力、戈尔、心脉医疗和先健科技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综合市场份额超过90%,其中心脉医疗约占30%以上,拥有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可在胸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使用的术中支架系统。
集采是缩短流通链条的最直接途径,在经历问询价格和集采之后,主动脉支架企业的经营模式将迎来重大考验。
附:
【来源:赛柏蓝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