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赛柏蓝器械 今日(3月14日),福建漳州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漳州市普通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采购一次性医用垫单、一次性使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2类耗材。

拟中选规则方面,无复活机制。各申报企业进行一轮报价,价格由低到高排序,采取竞价方式确定前2名为中选企业。若符合要求的申报企业不足3家,不予开标。集采约定采购量由漳州各医疗机构上报的实际需求量累加计算确定。医疗机构上报需求量即为本次集采的首年约定采购量,约定采购量由医疗机构自主在中选企业范围内选择分配。
3月12日,福建莆田市一次性使用无菌普通型注射器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
此次集采采购周期同样为2年,其中按照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和服务等多个维度,采用价格专家技术综合竞价模式,按百分制分配报价评分占80%,专家综合技术评分占 20%。结果显示,江西益康医疗中标中选。

近年来,福建对于低值耗材集采的探索颇多。
今年1月,福建宁德市3类普耗集采结果实施。其中,无菌普通型注射器带针、一次性吸氧管(鼻氧管类—不含湿化瓶)在2021年该市集采价格的基础上再降20%,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包降幅高达43.56%。福建医保局已明确,2025年将大力推进地市普耗集采改革,原则上具备条件地市至少承担1项普耗全省联盟集采任务,年底前全省集采药品、耗材力争达到800种、70类。除福建外,江西、湖南、内蒙古等多地近期低值耗材集采动作密集。其中,江西此前已推进由地级市或头部医院牵头的全省普耗集采,2025年已开展3大项目,分别由宜春、抚州、九江方面牵头。

整体来看,2025年低值耗材集采将继续扩围,预计将有更多地区加入普耗集采改革之列,推进普耗降价。
特色集采增多
耗材多模式降价
近两年,耗材集采的扩围动作仍在继续。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特色集采登上舞台,展现出推进耗材降价的多样化探索。2024年,辽宁省创建省际联盟集采新模式,由市级医保部门负责牵头承办,开展省际联盟普通耗材带量采购,这在该省属于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此次集采覆盖六类普通医用耗材,涉及市场金额共6.4亿元。此外,江苏首创省级医疗服务集采,以基因检测服务为集采对象,以终端降价带动各环节降价,有效破解了试剂领域“专机专用”带来的降价壁垒。NIPT领域的头部企业华大基因认为,江苏的NIPT集采具有示范作用,预计将成为未来NIPT推广的核心渠道和模式。此前就已开展的带量联动采购模式,覆盖范围继续扩大。3月7月,四川对脑脊液分流系统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文件征求意见,此次集采再次应用了带量联动、双向选择的方式,联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带量采购价格。脑脊液分流系统是典型的“进口主导型”耗材,目前获批的4家均为进口品牌。此前河南等23省神经外科联盟集采已见降价成效。而价格联动有助于实现其他地区的快速降价,进一步拉齐耗材价格水平,使价格较高的地区也能享受到价格优惠。此种集采模式的大范围推进,也使得耗材集采越发高效。例如,湖南一次性使用腹腔穿刺器等5类低值耗材集采中明确,“省级及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为创新医疗器械的,不纳入本次带量采购范围”。关于创新器械是否纳入集采,业内一向较为关注。此前国家医保局曾提出创新器械暂不纳入集采,不过在近几年的集采实践中,确曾出现过创新器械的身影。创新器械不纳入集采,对于鼓励创新而言有所帮助,相关产品也能赢得一些发展的时间窗口。在集采扩围、集采常态化的大方向上,保障供应、保障执行、鼓励创新等,也将成为接下来集采领域的关注点。